找到相关内容2146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之宗旨

      《大乘起信论》之宗旨   憨山《大乘起信论直解》谓:“此论直指一心,但了一生则顿登佛地,所谓若能观念者,则为向佛智矣!悲夫!众生从本已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,故生死不断耳!   。。。此观一著乃佛祖指示修行之的诀,故达磨西来教二祖将心来与汝安,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,六祖云本来无物,以下诸祖无不指示离念境界;故今参禅不了之旨,更起种种玄妙思量,岂祖师西六意耶?不唯此论,即一大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0653929.html
  • 禅师入黄柏山创建法眼寺时间考

    禅师入黄柏山创建法眼寺时间考  ——兼及息影塔和相关异说的辨正   杨琼      黄柏山法眼寺有副楹联:“雾幛风光,烟火境邻湖北北;幢幡峻岭,云山静居汝南南。”黄柏山为豫鄂界山,因曰“湖北北”;商城明属汝宁府,治所汝南,故谓“汝南南”。这副楹联道出了黄柏山风光旖旎,地邻豫鄂的情状和地望。法眼寺开山祖师——禅师生长麻城,建寺弘法商城。李贽客寓麻城龙潭湖,“与禅师为友,往来黄柏山中。”...

    杨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5558238.html
  • 谈谈“、无相、住”的重要意义

    谈谈“、无相、住”的重要意义   王协和  “为宗、想为体、住为本”,这是六祖慧能大师在《坛经·定慧品》里开示的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。  “”就是,“于”,“于诸境上,心不杂...千岁忧!“为宗”就是以为宗旨。  “无相”就是“于相而离相”或“外离一切相”意思是,处一切相而即离一切相,或外离一切法相。如能在之中排除一切杂念并且不执着于一切法想而离相,这就是“无相”。此即...

    王协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5268309.html
  • 作事不忘念佛是达到的功夫了吗?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32588.aspx
  • 圣严法师答:实施观心法门后,杂念妄想不多,比较常能保持空状态。唯古德有云:‘起心动是天魔,不起心动是阴魔,道起不起时是烦恼魔。’有,似乎相违,究竟如何才好?大概只要不执著即可。又何谓天魔、阴魔、烦恼魔?

    问: 实施观心法门后,杂念妄想不多,比较常能保持空状态。唯古德有云:‘起心动是天魔,不起心动是阴魔,道起不起时是烦恼魔。’有,似乎相违,究竟如何才好?大概只要不执著即可。又何谓天魔、阴魔、烦恼魔? 圣严法师答: 居士的保持空,并非汤有遣空的中道之空,是沈空滞寂的顽空,甚至可能尚在所事事的无事壳中,所以不能彻见空性的法身而悟入佛之知见。  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51511779.html
  • 徐恒志答:什么叫净念相继?

    什么叫净念相继?   徐恒志答:起初是以六字洪名,作为“净念”,念念相继。随着持名功夫的深入,便能 使自性清净心态相继现前,。定慧圆明,寂照同时了。

    徐恒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525811364.html
  • 无相禅法精义管窥

    胜师之义”,下启保唐住(公元714~774年)之禅风是四川保唐禅系的法将,现将无相禅法作一探析,以管见就教于专家、学者。  一、六祖惠能开禅心  无相禅师传法,“先教引声念佛,尽一气,绝声停”(《历代法宝记》)。在念时完毕后,他对禅法进行讲解,并将其独自所悟之禅法概括为“忆、、莫妄。忆是戒,是定,莫妄是慧。此三句语即是总持门”(同上)。无相所说的“总持门”(忆、、莫妄)与其...

    黄德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5569125.html
  • 问:每天只能腾出1-2小时应怎么修行?

    早晚抽出一段时间,先礼佛,接著诵金刚经,诵完经就打坐,至少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。诵经的时候,如果有妄念,不要理它,继续诵。起先是有慢慢地由有归于才是本心,譬如:打妄想、昏沉、感觉无聊,这些都表示刚才诵经的那念心保持不住了。 除了早晚专修的功课以外,白天随时要保持安详、自在、六根清净、不攀缘,心清清楚楚,能够作主,做任何事也是清清楚楚,有条不紊,不生挂碍。时时刻刻观心返照,一有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65377761.html
  • 答:念佛的心都是佛吗?

    问: 念佛的心都是佛吗? 答: 成佛不难,只在觉心。心是什么?不可言说。心在哪里?无处寻觅。一定要寻根究底,就是您当前的一,空旷灵活,有边际。如果是念佛生起的心,这个心就是佛心;其他的心,当然就不是佛心。从这个地方入手,狠下功夫,修行就会渐渐得力。做到了,即是念佛三昧境界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9254980007.html
  • 耕云先生答:诵经与持咒有何不同?

    升起大宝,巴米──莲花。吽──破碎。咒不是不可以翻译,大悲咒都可以翻译,但是翻译以后,心就不容易统一了,使持诵的人不易到达。佛法入门是以为开始,而佛法的究竟就是不二法门,真正的就是有念啊!真正有也是。 陀罗尼就是“咒”(梵语陀罗尼,华译为咒,与真言,三者都指的是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),你固然是不懂,但是“经”你也未必能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7321283818.html